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哲學社會學院貫徹落實“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精神,協助授課教師充分利用各類網絡教學平臺開展線上教學活動。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線上教學平穩而有序地運行。當然,云端授課方式也給師生們帶來了新的體驗和挑戰,教師、學生、行政人員各司其職、各展其能,綜合多種有效方法發揮云端教學的作用,使同學們即使在云端的春天,也能夠感受到花海的豐富和旖旎。
教師篇:互動在云端,教學能落地
在2022年春季學期,哲學社會學院開課61門次,除了專業課之外,還包含許多通識課和跨學科貫通課程。授課教師們為同學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料和參考文獻,幫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教學內容,而且便于截圖或下載,運用課后時間進行消化。有老師表示,“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有很大的區別,在教學內容的呈現、備課方式的調整以及學生互動形式方面都有不同,需要做的前期工作更多,更辛苦?!?/p>
教師們結合云端教學的特點,不斷豐富授課形式,使教學工作變得更穩定有效?!哆壿?、認知與人工智能》的邱德鈞老師,采用手寫屏幕的方式向同學們細致地演示邏輯問題,為了便于分辨,邱老師還使用彩色筆的方式進行標注。在他的演示下,每一個邏輯符號、術語,以及彼此間邏輯關系,以更加直觀的方式被同學們所領悟。宋珊老師在講授《心靈哲學》和《科學技術哲學(概論)》的過程中,有效設定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結合板書和有趣示例,幫助同學們進行深入理解?!敖虒W內容不縮水、教學標準不降低”的效果在課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在疫情影響的當下,《醫療與健康社會學》課程負責人張慶寧老師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加入與現實聯系密切的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她特別邀請甘肅省人民醫院的醫護專家羅占林為同學們開展醫護知識的專題講解,在病區設置、設施設備、護理人員配置與排班原則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說明。通過該類型知識的學習,同學們對于疫情防控背景下醫療系統的完善與升級,以及醫護人員的辛勤付出和人道主義情懷有了更深切地領悟。
在線上教學過程中,互動環節顯得尤為重要。沒有了教室實體,師生之間眼神交流變少,教學氛圍難免受到影響。為了活躍在線課堂氣氛,學院授課教師們采用多種手段提升教學效果:《道家與道教研究》的彭必生老師鼓勵學生自主展示,共同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社會問題研究》的陳文江老師加強生動性的講解力度,以充滿感染力的語言吸引學生;《西方哲學經典研讀》的劉洋老師鼓勵同學們在線提出問題,當場解答,持續進行交流;《科學技術哲學(概論)》的宋珊老師則充分利用騰訊會議的聊天平臺,有效回應同學們提出的各種問題。
教師們秉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積極設計教學內容、制作教學視頻,或開展形式豐富的課堂環節,其間也涌現出許多精彩的課堂成果。不少教師表示,線上教學過程中,同學們依然保持與課堂同步,認真聽講,積極投入,呈現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人倍感欣慰。
學生篇:春暖花已開,疫散終有時
線上教學期間,“停課不停學”不僅僅是一句口號,也已經深深融入到每一位同學的心里。線上教學對于過程性考核的要求提高,對于每位同學的自律性也提出了挑戰。同學們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認真完成作業任務,不敷衍、不偷懶,形成了濃郁的學習氛圍。
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近期甘肅疫情卷土重來,使得正常的線下教學轉為網上教學。網絡上課比起在教室上課,效果似乎相差不多,但是網上的學習對個人自制力和意志力要求較高,而且可能會遇到網絡卡頓,上課掉線,軟件打不開等突發狀況。不過,網絡所提供的是特殊時期的學習方式,而不是放松的環境。不要假裝努力,不管是哪種學習方式,都應該認真對待。春暖花已開,疫散終有時。
——2020級哲學班李沛嘉
在疫情期間,很感謝所有的老師同學們的共同努力,為我們“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線上學習落實行動,教師準備線上課程,同學們落實線下學習,所有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地進行。由于上個學期也經歷了網課,這次網課并沒有給我們的心理帶來太大的波動。相反,由于我們積累了之前的經驗,在學院發布通知之后第一時間就給自己制定了學習計劃,我們宿舍舍友之間互相監督,按時起床,按時睡覺,按時運動,不再讓網課干擾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習慣,而是利用其長處,利用更多空閑的時間讀書,培養興趣。之后網課可能會成為常態,我希望我們一次比一次更能適應這樣的模式,在線下和線上學習自如切換,不讓疫情阻礙我們成長的腳步。讓我們共同期待疫情過后的再次相聚,相聚教室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2021級社會學班劉萱淇
疫情,于我而言,熟悉又陌生。它每每到來,伴隨著封校,伴隨著線上,伴隨著延長的寒冬,伴隨著未至的暖春。這次疫情反彈,讓我們又一次以一方小小的屏幕為課堂。隔著屏幕,老師、同學的臉都多了幾分不真實感,如霧里看花般的不真實感。但客觀條件愈限制,同學們的自覺與自律就會愈顯現出來。我看到八點的自習室就已經坐了人;我看到晚上十點半會有很多同學踏著燈光從教學樓出來;我看到傍晚的操場有很多同學迎著微風奔跑……我還看到了很多很多:志愿者的奉獻,老師們的努力,阿姨們的堅持……
——2021級哲學班薛蓮
疫情期間,大家都在宿舍上網課,雖然開始也有很多的不適應,但是隨著疫情常態化,我們也不得不適應這種新的教學方式。網課期間,總會出一些意外,老師網絡不穩定或者我們設備出問題等等,都會一定程度上影響上課的質量,而且不像線下那樣具有親切感,有些課程像體育課在線上開展完沒有完全達到教學目的。但是網課也有它的好處,有些上課來不及記的筆記,可以先截屏,后面再補充。還有網課可以至少省下半小時的路上時間,之前可能7:20起床,上網課的話,8:00起床時間也來得及,簡直是早八人的福音。
——2020級社會學班馮佳麗
其實我本人很適應網絡課堂,甚至說是樂在其中,課前可以比平常多睡二十分鐘,上課可以在自己的區域以舒適的坐姿來聽課,下課就可以直接做自己的事情或是進行自主學習了,節省了很多在路上的時間,讓學習狀態可以一直良好的保持。當然線上課堂是雙刃劍,在很多不可抗的外界因素影響下(如網絡狀態差),致使其教學效果較低于面對面的教學,且出門的頻率也較以往低了很多,這不利于身體健康。我迫切的期待疫情結束,回歸到正常的教學秩序和生活中,疫情偷走了我上學期一半的自律和美好,這個學期不能做新冠的奴隸了。
——2019級哲學班于天如
突如其來的疫情,嚴峻的防控形勢,打亂了原本有序的教學計劃。線上授課存在很多不便和障礙。但我想說,這能難倒我們嗎?可汗學院的創始人薩繆爾·可汗說過:“心之所向,你可以學會一切?!本€上授課的問題,我相信我們會克服的,我們會共同探索后疫情時代下的云教育模式。
——2020級哲學班李斌
疫情,你是洪水猛獸,你是妖魔鬼怪?不,都不是,在我們蘭大師生勠力同心,協力合作下,我們共克時艱。疫情當前,老師們仍堅守教書育人的職責,同學們也不忘守在屏幕前,每次上課都專心致志,認真學習。是我們共同的堅守戰勝了疫情,網課期間,我們師生攜手,超越了時空的限制。
——2019級社會學班張瓊月
網上最近有一句話很流行:青春才幾年,疫情占三年。我想我會遺憾,在春暖花開的時候,不能游遍祖國秀麗山水,大好河山,感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偉壯闊;漫步水畔,迎著微風,自由地呼吸著這世間的美好,輕嗅芬芳。但是,我會覺得我很幸運。幸運疫情當前,我不用一個人面對,有學校有序地組織好一切,為我遮風擋雨。幸運我能夠在一個安穩的環境下,在眾多老師和同學的努力下,有趣地進行著線上課程。在經歷了3.21東航客機事件后,幸運我很健康,我仍然活著。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活在當下,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青春或許是肆意明媚的,但是也是用來沉淀的。努力學習,才是真正的不負青春。希望大家都身體健康,希望疫情早日過去,希望大家都出行平安!
——2021級哲學班張露
行政篇:云里的腳步,從未曾停歇
疫情來襲,線上教學活動給學院行政管理、后勤服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院行政人員積極響應學校安排,配合相關部門,提升網絡教學平臺及資源的利用效果,做好線上教學的保障與支持工作。同時,針對學生在疫情期間的學習動態和心理狀態,學院也給與了高度關注,幫助學生緩解壓力,激發積極的情緒體驗。
3月18日晚,學院黨委副書記馬世英、團委副書記張鈺煬和兼職輔導員呂孟凡走進學生宿舍了解學生疫情期間的學習生活情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配合學校防疫工作,鼓勵同學們以積極的心態應對疫情時期的學習生活,并進一步強調、督查學院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的實施落實。學工人員還認真統計考研情況,了解考研學子的需求,為同學們成功“上岸”提供指導和幫助。
與此同時,學院教師有效發揮“社會工作”的專業優勢,針對學生居家學習特點,傳達“情緒調適、心理防護”等主題的文章和消息,滿足師生疫情期間心理疏導需求。
在開展線上教學的具體過程中,學院積極收集師生關于線上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對于網絡信息不暢、教學平臺未納入免流名單等問題,聯系相關部門及時解決。同時,還通過多種方式開展線上教學檢查,鼓勵學院領導班子、教指委、專家教授等對線上教學過程和規范、效果和質量進行指導和監督。
人才培養是學院發展永恒的主題。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工作,既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考驗,也蘊含著新的方法更新和發展可能。哲學社會學院的師生們轉“?!睘椤皺C”,超越時空阻隔和限制,共同致力于創建積極、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有效推動人才培養工作呈現出更理想的效果